观健在

新闻内容

罐印颜色越深=毒素越多?别再误会了!中医教你正确解读“身体晴雨表” 。
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2025-09-24




如果拔罐有颜色 

现今,一种自然古朴、绿色无创、行之有效的调理保健方法蔚然成风,名曰拔罐。我记忆中的第一个罐印出自学生时代,那是高中数学老师脖子上的紫黑色的罐印;第二个罐印,出现在工作通勤时的地铁上,抬头瞥见陌生人肩上的鲜红而艳的罐印;第三个罐印,是前两个月在好朋友背上的紫色且深浅不一的罐印;第四个罐印,则出自小编自己背上,那鲜红且带有散点的罐印……自此之后罐印仿佛具有一种强大“传染性”。我的同事,我的朋友,我的家人乃至路上的陌生人都被这项传统疗法盖上了独特的“印章”。不知读者们是否也注意到,我记忆中的这些罐印,在颜色和形态上并不相同。你或许会脱口而出:“这反映了体内湿气重” 然而,罐印形形色色,难道仅仅预示一种身体状况吗?并非如此。其实,你的罐印正在“说话” 。


【拔 罐】

拔罐又名“火罐气”“吸筒疗法”,古称“角法”。它是一种古老的医术。以杯罐做工具,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从而产生负压,使之吸着于皮肤,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。


拔罐疗法的应用相当广泛,凡是能够用针灸、按摩、刮痧、艾灸等方法治疗的疾病都可以使用拔罐疗法,尤其对各种疼痛性疾病,软组织损伤,急、慢性炎症,风寒湿痹,以及脏腑功能失调、经脉闭阻不通所引起的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


【答 疑】

Q:上午、下午、晚上,一般哪个时段去拔罐效果比较好?

A:上午

解析:因为在一天之中,早晨、上午阳气逐渐攀升,属阳,有利于加强气血的驱动调节作用,便于调节和扶正。


Q:拔罐后,为什么会留下不同程度颜色的印记?


A:拔罐时, 罐内产生的气压使局部组织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,致使局部的毛细血管破裂,产生自溶血现象。


【罐 印】

施用闪罐、走罐等拔罐手法后,皮肤颜色与形态会有所变化,就形成了罐印。罐印可为潮红、红点、紫斑等,甚至出现深红、紫黑、青斑,触之微痛。每个人由于体质和身体状况不同,拔罐后罐印的颜色、形态也会有所不同。


不同的罐印,反映不同的体质和身体状况:

  1. 罐印紫黑并且发暗,一般表示体有血瘀( 如月经不畅、痛经或者心脏供血不足等状况),如果患处受寒较重,还会出现紫黑并且发暗的印迹。如果印迹数日不退,常表示病程已久,治疗时间需稍长一些。如果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,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较大应对症处理,驱寒除邪。
  2. 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,一般表示有寒凝血瘀之证。
  3. 罐印表现为散紫点,深浅不一,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。淡紫发青并伴有斑块,般表示以虚证为主,兼有血瘀,如果在肾俞穴处呈现,则表示肾虚;如果在脾俞穴的部位出现,则表示气虚血瘀。此处常伴有压痛。
  4. 罐印鲜红而艳,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。阴虚火旺或过敏体质属于风热证者也会出现此印迹。
  5. 罐印显现出鲜红散点,通常会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,并且不高出皮肤。如果集中在某穴位及其附近,表示该穴位所在脏腑存在病邪。
  6. 罐印灰白,触摸无温热感,多表示为虚寒和湿邪之证。
  7. 罐印表面有纹络并且微痒,显示为风邪和湿证。罐印出现水泡,显示体内湿气重,若水泡内有血水,是热邪湿毒的反映。
  8. 拔罐部位出现水疱、水肿,显示体内水汽过多,表示患有气病诸证。
  9. 出现深红、丹痧印,或者按揉有微痛并且身体发热者,表示患热毒证;身体不发热者,表示患瘀证。
  10. 皮肤颜色不变,触摸有不温者,提示患虚证。
  11. 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但起罐后立即消失、恢复常色者,多表示病邪尚轻。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。


拔罐后留下的罐印若暴露于体表,有人或会因介意其美观而试图遮掩。然而,不妨换个视角:这恰恰是你践行养生的证明。每一次拔罐,都在助你缓解不适、调和身心。罐印的消失,标志着身体完成了上一阶段的调理,也为下一次养护提供了参考时机。持续这份坚持,健康的身心状态值得期待。一般情况下,若无明显不适,3-5天后罐印会自然消退,所以大家不要过分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