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健在

新闻内容

"盐"多必失:五味之首过用则伤,中医劝你每日6克为界,免伤肾骨心。
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2025-09-28

“超市货架一扫而空,购物车堆满食盐袋——这场面折射出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,也隐藏着过犹不及的健康危机。”

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,全国多地出现的“抢盐风波”仍让人记忆犹新。2023年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后,类似场景再次上演。短短数日,食盐成为全民焦点。抢盐风波在三天内演变成全国性恐慌。从浙江首例抢购开始,短短72小时内,抢购潮蔓延全国,多地食盐断货。

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·勒庞曾在《乌合之众》中指出:“人一到群体中,智商就严重降低,为了获得认同,个体愿意抛弃是非,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。”

这场抢盐风潮反映出盐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,但中医理论强调“五味调和”,任何一味过度都会破坏身体平衡。《黄帝内经》早已提出“味过于咸,大骨气劳”的警示。



大开“盐”界

  • 食盐调味能解腻提鲜,祛除腥气,使食物保持原味。撒在食物上可短期保鲜,用来腌制食物还能防变质。
  • 盐水具有杀菌、保鲜、防腐的作用,用来清洗创伤可防止感染。
  • 盐能美白牙齿,治疗牙疾。常用淡盐水漱口,不仅能防治喉咙痒痛、牙齿肿痛等疾病,还能预防感冒。
  • 用盐水能清除皮肤的角质和污垢,还可促进全身皮肤的新陈代谢,防治某些皮肤病。


有“盐”在先

叮嘱:老年人要少吃盐。

为什么老人要少吃盐和咸食呢?有一种现象,大家一定深有感触,在食用齁咸的食物之后,会促使我们“疯狂”饮水。如遇这种情况,老年人要注意了,因为年龄的增长,肾脏功能必然有所衰弱,导致排泄的功能亦然下降,就会使钠在体内潴留,从而引起水肿,并增加肾脏负担。若长期过量摄入盐,易导致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心肌梗死、中风、肾脏病和白内障的发生。


妙不可“盐”

中医认为其性寒,味咸,主要归胃、肾、大肠、小肠经,有涌吐痰积、清火凉血、引药归肾的功效。《本草拾遗》:治产后血运,除瘕块,消积,消食,破结气。《神农本草》:食盐宜脚气,洁齿、坚齿,治一切皮肤诸症。


食用方法:

每日剂量不小于10克,溶水服。外用炒热熨烫或化水点眼洗疮等。


食疗应用:

习惯性便秘:早、晚空腹淡盐水一杯。

小儿尿闭不通:将食盐置于肚脐眼上,以艾条灸。

喉痛、口疮:盐汤漱咽喉,清热利咽;细盐刷牙,清热凉血。

小腹冷痛:把盐炒热,置于脐下丹田


使用注意:

每人每天摄取的盐量是6克(健康人)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、肾病等患者还要少些,低血压患者要多些。除了食盐,还有“隐性食盐”,如酱油、辣椒酱、豆瓣酱、腌咸菜、腐乳、味精里都含有大量的盐,这6克的盐也包括这些食物所含的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