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健在

新闻内容

我在医院被点穴了!找到这些穴位“一穴救命”!
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2025-01-22

我在医院被点穴了!武侠剧中的点穴是一种被艺术化,夸张化的表现手法,与现实中的点穴有所不同:武侠剧中的点穴表现形式:定身效果。剧中的人物用手指在对方身上某个部位轻轻一点,对方秒被“石化”,保持着被点穴的姿势一动不动。正如《武林外传》白展堂的“葵花点穴手”,热播时期也是被很多小朋友效仿,小编记忆尤深的口诀“葵花点穴手,谁动谁是什么什么。”{这边小编就留白一下,给大家回忆回忆}以这种语言的魔法,也是达到了迫使他人一动不动目的。除了定身效果,武侠剧中还常常出现限制行动能力(常常出现在主角为了摆脱反派的追击,会快速点穴使其丧失行动能力)、引发身体反应(例如:让人忍俊不禁的笑笑穴、让人昏睡不醒的睡睡穴等)的点穴表现形式。今天,小编不教上述的武侠点穴法 ,今天教大家中医点穴法,“一穴救命


【腧(shu)穴】

 “脉”的路径上存在有许多交会于体表的“节”,这些“节”,为特殊的点区部位,称为“腧穴”,又称“经穴”、“穴”、“穴位”、“穴道”。洞窟为“穴”,一定是凹陷部位才叫“穴”。现代解剖证实,“穴”的部位末稍神经和血管较少,所以针刺时一般不会引起出血,因此,“穴”是“气”出入体表之处。

正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节之交,三百六十五会,知其要者,一言而终,不知其要,流散无穷。所言节者,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。非皮肉筋骨也。”“三百六十五会”,即为三百六十五“穴”,现代针灸标准穴名计有361个,还开发了经外奇穴、阿是穴、耳穴等,对这些“穴”进行针刺、艾灸、推拿、按摩、砭压、刮痧、拔罐等技术操作,可以调节“气”的游行出入,从而改变“气”引领血循行的状态,进而改变整个人体状态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“肺出治节”,肺具有使全身穴位功能恢复正常的作用,现代认为的“皮肤呼吸”作用,主要靠“穴位”调节“气”的游行出入来完成。人体皮肤上这些穴位是在胚胎后期才发育完成,才建立起了完整的通路,人一出生肺进行呼吸,皮肤上的这些穴位,处于半休眠状态,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。当人体出现疾病状态,这些穴位多呈病理表现,如压痛、酸楚、麻木、结节、肿胀、变色、丘疹、脱屑、凹陷等,对这些穴位进行针刺、艾灸、推拿、按摩、砭压、刮痧拔罐等操作,可以重新“激活”这些穴位的整体功能,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。

人体腧穴分布在所属的“脉”上,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有自己的腧穴,其中一些腧穴,具有特定名称与作用,称为“特定穴”,包括五输穴、原穴、络穴、郄穴、背俞穴、募穴、八脉交会穴等。


【郗(xi)穴】

郄穴:郄,空隙、间隙,十二经脉各有一空隙较大的特定穴位,称为十二郄穴,加上阳跷脉、阴跷脉、阳维脉、阴维脉各有一个郄穴,合称十六郄穴。除胃阳明之脉梁丘位于膝关节以上,其余十五郄穴均位于四肢肘、膝关节以下。郄穴为人体重要的急救穴位,临床遇有休克、大出血、急性疼痛等症,用指尖稍用力掐按2-5分钟,常有一穴救命的效果。

【肺手太阴之脉郄穴--孔最】位于前臂掌面桡侧,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,腕横纹上7寸处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 分钟,止内脏出血、咯血、鼻出血





【大肠手阳明之脉郄穴--温溜】 屈肘时,位于前臂背面桡侧,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,腕横纹上5寸处。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,持续2-5分钟,止急性腹痛、腹泻。



【胃足阳明之脉郄穴--梁丘】 屈膝,位于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,髌骨外上缘上3寸;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,持续2-5分钟,止急性胃痛。


【脾足太阴之脉郄穴--地机】位于人体小腿内侧,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,阴陵泉穴下3寸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5分钟以上,止腹痛、腹胀、腹泻。


【心手少阴之脉郄穴--阴郄】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,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,腕横纹上0.5寸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 分钟,止心绞痛、胃痛、吐血、鼻出血。




【小肠手太阳之脉郄穴--养老】 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尺侧,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缘中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 分钟,止急性腰痛。


【膀胱足太阳之脉郄穴--金门】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,当外踝前缘直下,骰骨下缘处。

【肾足少阴之脉郄穴--水泉】 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下方,太溪穴直下1寸,跟骨结节内侧前上部凹陷处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分钟,止尿血。


【三焦手少阳之脉郄穴--会宗】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,当腕背横纹上3寸,支沟穴尺侧,尺骨的桡侧缘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分钟,止头痛、颈椎痛、前臂痛。


【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郄穴--郄门】位于腕横纹上五寸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 分钟,止心绞痛、心率失常、房颤。


【胆足少阳之脉郄穴--外丘】位于小腿外侧,当外踝尖上7寸,腓骨前缘,平阳交穴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 分钟,止胆囊疼痛、急性头痛。


【肝足厥阴之脉郄穴--中都】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上7寸,胫骨内侧面的中央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持续2-5分钟,止女子崩漏、男子疝气疼痛。


【阳跷脉郄穴--附阳(足太阳)】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,外踝后,昆仑穴直上3寸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分钟,止足痛、下肢痛、膝关节痛。


【阴跷脉郄穴--交信(足少阴)】位于人体小腿内侧,太溪穴直上2寸,复溜穴前0.5寸,胫骨内侧缘的后方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分钟,止痛经、拉脓血便。


【阳维脉郄穴--阳交(足少阳)】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,当外踝尖上7寸,腓骨后缘。止急性头痛。


【阴维脉郄穴--筑宾(足少阴)】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,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,太溪穴上5寸,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。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,持续2-5分钟,止恶心呕吐。



今天,小编为大家讲解了16个重要急救的穴位。在闲暇之余,大家不妨结合人体解剖学的知识,精准定位这些穴位并进行实践。希望这些穴位知识能对大家的健康有所裨益。我们下期再见!